作为全国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近年来,银川市凭借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积极创新体制机制,以大数据、互联网+新技术为支撑,以政策创新为依托,以改善民生为导向,开启了“互联网+医疗”的探索之路。
“互联网+医疗”助推分级诊疗
2014年起,银川市立足“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便民利民惠民、促进产业发展”三个核心目标,部署了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环保等十大模块,为市民提供精细化服务。2016年,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入手,银川市开始发展“互联网+医疗”,进一步扩大智慧城市建设助推新经济发展的效应。
2017年3月19日,银川市集中与丁香园、北大医信、医联等15家国内知名互联网医疗企业签约。
之后,又陆续与阿里健康、京东医药城、平安健康、360健康等60多家互联网医疗企业对接,目前在银川市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已达到29家,好大夫、丁香园、微医等11家企业以备案形式获批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企业集群初步形成。
互联网诊疗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将医生与患者跨地域对接,突破了时间空间界限,为群众架起了与全国名院名医零距离接触的“云桥”,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看病成本,也满足了不同患者群体对优质医疗资源的个性化需求,成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一条有效途径。
截至目前,通过互联网医院在银川备案注册的医生总数已达到20583名,累计服务患者700多万人次,节省患者就医时间约60万小时。
互联网诊疗平台精准实施“分级诊疗”。通过平台,可以实现小病在线问诊、大病基层医院就诊检查、复杂病情到中心医院就医、疑难杂症直接会诊,患者还可通过平台直接转诊或邀约域外知名专家会诊、手术,实现医患的精准匹配、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银川市大数据管理服务局局长王川说,通过互联网诊疗平台建设,银川市将不断完善一级居民健康管理、二级社区医院、三级网络医院、四级本地三甲医院、五级北上广异地大型医院的五级诊疗体系。今后将以五级诊疗体系为基础,发展成为以本地和域外知名三甲医院为依托,以互联网诊疗平台为纽带的连接居民、社区医院和北上广大型医院的新型医联体模式。
就医红利需强力监管
互联网诊疗平台实现医生与患者相连相接,就医数据互联互通,诊断、检验检测、影像数据快速共享,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的专业能力,进行高效、精准匹配,既提高了医疗机构的服务效率,也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通过可穿戴医疗设备等新一代技术手段,互联网诊疗平台还可以科学地采集患者检测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提高诊疗效果,同时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系统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使患者享受到新技术时代就医的红利。
但人们在享受就医便利的同时,更关心的是个人数据安全。
王川说,互联网诊疗平台作为医疗新业态,缺乏与之相对应的行业监管条例、行业规范标准,存在监管难的“真空地带”。
针对这一现状,从2016年4月起,先后出台了《银川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银川互联网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制度(试行)》等10个政策及监管文件,分别对诊疗平台和平台医师的准入、评级、退出,电子处方互认,医疗数据的安全等方面提供政策依据。
在银川市滨河新区互联网+医疗产业基地的展厅里,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银川的互联网医院正在服务的人数和注册医生数量等信息。在监管平台上,可以清楚看到当天的电子处方、问诊人数、近七日患者分析等数据。
今年4月,银川市“互联网医院监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自动在线实时监管,将互联网医院的服务全过程(医保、医疗、医药)数据以及患者的健康档案数据全部存储在大数据中心,并向监管部门开放端口,对接监管平台,让互联网诊疗行为网上留痕。通过对医疗数据的采集、挖掘和分析,银川实现监管部门对互联网诊疗行为的全过程、不间断监管,实现了事前提醒、事中控制、事后追溯的全流程监管。
事前提醒包括对各企业管理流程的缺失、遗漏、不符实等信息进行标注说明,对医院资质、医生备案、医生职称等17项指标进行监控,确保各互联网诊疗平台合规有序地开展医疗经营活动。
事中控制包括对诊疗行为中的在线问诊、处方、转诊等核心业务进行实时监控,对处方、医嘱进行实时检查,对签约医师身份进行验证,避免发生名不符实的诊疗行为等。
事后追溯包括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互联网医疗机构从在线问诊、分诊、开处方、会诊、病历书写、药品配送等环节进行监管,通过分析每个环节的数据、痕迹,事后对互联网诊疗平台的诊疗行为进行全程追溯。
同时,互联网诊疗平台“执业医师多点执业备案”业务也在监管平台上开展,不仅提升了医师多点执业备案的办事效率,还起到从源头管控备案医师质量的效果。